偽報知識產權狀況走私犯罪案例評析
?
??? 一、基本案情
??? 2009年8月,佛山某進出口公司受佛山某電器廠委托向海關申報出口某品牌電視機2000臺,價值23.8萬元人民幣。該進出口公司因涉嫌侵犯權利人某家用電器總廠在海關總署備案商標專用權而被海關調查。該進出口公司向海關提出異議,指出:生產廠商是根據國外客戶指定貼牌加工生產的,且該商標已由外國某公司在當地註冊,因此該批被扣留的貨物並沒有侵權。
?
??? 海關認為,該家用電器總廠在海關總署備案的註冊商標依法應受到保護,註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有權排斥其他人擅自在同類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佛山某電器廠、佛山某進出口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而生產、出口該品牌電視機,已經侵犯了權利人的商標專用權。因當事人沒有主觀故意,所以不構成走私犯罪,海關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相關規定沒收了該批貨物。
?
??? 二、幸运5星彩官方开奖評析
??? 1、偽報知識產權狀況走私犯罪主觀方面的認定
偽報知識產權狀況走私犯罪是指當事人在進出口環節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以偽報、瞞報等方式將侵犯他人的商標專用權、著作權和專利權的貨物、物品申報為正品的犯罪行為。偽報知識產權進出口假冒貨物犯罪在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違反了海關法規,逃避了海關監管而故意實施偽報行為進出口假冒貨物 ,且情節嚴重。因疏忽大意未申報、申報不實的,都不能認定為犯罪。本案中,行為人受外商委托貼牌加工生產產品並出口並沒有侵權的故意,亦沒有逃避海關監管的故意,因此不能認定為走私行為。
?
??? 2、偽報知識產權走私犯罪與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的界限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銷售明知是侵犯他們商標註冊權的商品,數額較大的,構成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進出口貨物是侵權貨物,通關時沒有申報其知識產權狀況,但未采取偽報等手段逃避海關監管,其進出口假冒貨物超過法定數額的,行為人則構成銷售假冒商標的商品罪。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明知是假冒貨物,在通關時采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等手段偽報、瞞報知識產權狀況,進出口貨物數額較大的,則行為人構成走私罪和侵犯知識產權罪兩個罪,根據刑法牽連犯“從一重處斷”原則進行處罰。
?
??? 3、偽報知識產權走私犯罪的處罰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第三條的規定,我國禁止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進出口。因此,侵犯商標權的貨物在我國禁止進出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走私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百四十七條之外的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進出境的,構成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物品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